在中原大地,有一城市,名曰“鄭州”。追溯鄭州的歷史,可上至于三皇五帝期間,此地不僅被認為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,更是磨料磨具文化的發源地!就在這文化古城之地,有一磨料磨具企業,名曰鄭州長虹磨料磨具有限公司。距離記者與長虹磨具的初次相見已半年有余,為了實時了解長虹磨具的發展,記者特采訪了鄭州長虹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,聆聽他與長虹磨具不一樣的故事。
長虹之本—本固枝榮
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出自《老子》一文的典故告訴了后人做事切勿急功近利,要穩扎穩打,方能成大事。如同此句話語,長虹磨具便是這句話的踐行者。
自長虹磨具創建之初,企業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,走得鏗鏘有力。對內——企業的基礎建設跟隨時代發展實時改變。在2015年環保督查初現端倪之時,長虹磨具在新廠建設之際投入資金60萬完善工廠的各項環保設備,早已得到國家環保部門的認可。正是由于長虹磨具的前瞻性,磨料磨具行業在遭受國家環保組大力整改的時刻,長虹磨具未受絲毫影響,依舊正常生產。對外——產品實力征服市場。近幾年,國內的磨料磨具市場經濟下行,不少同行企業選擇進軍國外市場,用以彌補企業在國內的發展不足。反觀長虹磨具發展十幾載,一直堅持發展國內市場。長虹磨具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市場占據一定地位,關鍵在于產品實力,長虹磨具能夠一直以來深受新老客戶的信賴,足以彰顯其產品質量超越,這也是長虹磨具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沉淀的實力。
由內及外,長虹磨具沉穩行事,也正是由于每一步的穩扎穩打,其企業根基深厚牢固。如此企業根基也為長虹磨具持續發展奠定基礎。
長虹之變—張弛有度
正所謂,“變則通,不變則壅”。長虹磨具歷經十幾載的發展變遷,在每一次的進步中發展自身,上至企業管理,下至車間生產都不斷做出適當的改變,力求突破,增強企業實力。長虹之變,變在其管理模式的獨特。凡在行業內提及長虹磨具,讓人必談的肯定是長虹的企業管理模式。不同于業內其他的企業管理方針,長虹磨具采取領導輪流管理模式,市場、車間雙管齊下,共同發力。記者在與李軍的交談中,探尋到長虹管理的其中奧妙!磨料磨具市場千變萬化,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對企業的一個挑戰,在管理上李軍和李利相互互補,李軍堅持做實事,發展主打品牌,穩固企業根基;李利追求創新,與時俱進,在市場上占據絕對優勢,正是由于兩兄弟多年來的相互配合,攜手共進,長虹磨具才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開創新的發展機遇,最終取得現如今的企業規模及市場地位。
長虹之變,變在產品升級。長虹磨具的產品在市場上一直有口皆碑,李軍作為企業的領導人,對于企業的產品質量嚴格要求,力求精益求精。長虹磨具為了保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口碑,一直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升級改進,并結合市場用戶調研,生產優質產品。為保證產品性能,長虹磨具在原有基礎上加裝設備,投料、網片、成型一體化操作,實現生產自動化全面覆蓋,在節約人工成本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證產品性能的穩定,降低廢品率!
長虹之變,變在匠心獨運。磨料磨具市場假貨泛濫,各企業為打假使出渾身解數,長虹磨具亦是如此。針對產品打假,長虹磨具采取二維碼防偽標識,每一箱出廠貨品都會貼上獨一無二的二維碼,為此箱貨品頒發“身份證”。當然,李軍表示,“長虹磨具的打假方式并不止步于此,將來會不斷推出更有力的措施應對市面上的假貨。”
長虹未來—行隨事遷
談未來,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惶恐,會認為這是一個充滿變數的問題。李軍在談及企業未來發展的話題中,沒有向記者高談闊論,而是用簡單質樸的語言來闡述了未來長虹磨具的發展方向。長虹磨具自開創之初一直秉承穩步前進的發展路線,根據企業發展需求,結合實際情況調整企業發展步伐與方針。在未來長虹磨具的發展上依舊會沿襲此傳統,穩扎穩打,逐步完成每個小目標,突破企業自身實力,為其增質。
回望長虹磨具的發展歷程,用“穩、準、狠”三字來形容絕不為過!無論是企業根基的提高,還是市場大環境的變化,長虹磨具在其領導人的帶領下一直保持自有的發展模式,不驕不躁,不卑不亢,在不動聲色之中壯大自身,于危機挑戰中增強企業實力!這就是長虹磨具,而在未來,身處中原商都的長虹磨具定會不斷發力,收獲未來!